黑檀木的形態特征有哪些呢
大喬木,高達15~18m,直徑0.6~0.9m。樹皮:厚1.0~1.5cm,質硬,不易剝離。外皮平滑;灰褐至淺灰黃色;易小薄片狀脫落。內皮深褐色;韌皮纖維略發達。
樹木與分布:
大喬木,高達15~18m,直徑0.6~0.9m。本屬約500種,廣泛分布于世界熱帶及溫帶地區。常從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小批量進口,不帶樹皮和邊材。
橫斷面:
心邊材區別明顯。心材漆黑色或黑褐色。邊材近白色。生長輪不明顯。
宏觀構造:
散孔材。管孔放大鏡下略見,少,略小;主為單管孔,少數徑列復管孔(2~3個);內含深色樹膠。軸向薄壁組織放大鏡下明顯,發達,弦向細條紋狀,排列均勻,常與木射線構成網狀。木射線放大鏡下略見,密,甚窄。
木材材性:
鋸屑對皮膚和喉嚨具刺激性。氣干密度1.01g/cm3。
氣干密度:
1.00-1.33g/立方厘米。(沉于水中)心材黑褐至黃紫褐,有的近黑色或常帶黑色條紋。原木桿形差,端面呈不規則狀,極少呈正圓或橢圓狀。空心較多,出材率極低,約為百分之十到十五。木材表面光澤好,手感潤滑,摸上去緞子似的,亮里透光,顏色變化小,絲絲游動的黑色木紋若隱若現,含蓄而不張揚。
黑檀是世上名貴稀有的木材之一,產于熱帶雨林地區,生長期非常緩慢,木料極其珍貴,材質細膩,密度大,棕眼小而稀少,硬度最大。堅硬、滑潤,其切面打磨后形成的包漿亮麗非常,似銅鏡可鑒;又恰似緞子的表面,令人聯想起美玉。這種視覺上的光潔如玉源于它肌理緊密,棕眼稀少,油質厚重。